好久好久沒有更新格文了,為什麼呢?因為我的部落格是以食記和烘焙為主軸,但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我大都自己煮食,也在中醫的建議下盡量不吃小麥製品和糖,所以漸漸就沒寫了!
進入正題。
左圖是現在的40公斤,右圖是三年前的47公斤。大家可能會覺得47公斤已經很瘦了,但因為我有著迷你身高,所以原本的47公斤就顯得有些豐腴,而即使我現在瘦到40公斤,也沒有皮包骨的感覺。以BMI來計算,也還算是在理想範圍之內。而且我維持40公斤已將近2年了,好像已取得一個平衡,不降也不升!
其實我之前根本不覺得自己胖,所以沒想過要減重!變瘦是改變飲食型態之後所帶來的意外收穫。之所以會改變飲食型態是因為生理期、排卵期爆痛,就醫後被檢查出有子宮肌腺症,為了減少身體的發炎狀況,就開始了健康飲食之路!
這是我個人的方法,不見得適用每個人,請參考參考就好!(免責聲明)
其實都是老生常談了,沒什麼新意,但若能堅持,一定會有所回報的。
1、減糖、減小麥製品。
糖和小麥的麩質易造成身體發炎或慢性過敏,中醫告訴我小麥也易造成溼性體質,一定要減少攝取。這個部分我是慢慢減量,目前大概可以做到減少8成的攝取量。
舉例來說,我以前幾分鐘內就可以吃掉一包義美小泡芙,但我現在一天只會吃2顆(含糖量約3公克)來解饞,一包要花上好多天才能吃得完。
麵包、蛋糕、餅乾等精緻澱粉,能不碰就不碰,即使要吃,也是一兩口淺嚐即止。
另外,我現在已無法忍受太甜的水果。
總之,吃東西要看糖量標示,沒有標示就自己衡量一下,一天之中糖的攝取不要超過5公克,不然這個吃一點、那個吃一點,雖然都只各吃一點,但累積起來的糖量也是很驚人的。
正餐能吃飯就吃飯,盡量不吃麵食。
慢慢減少攝取即可,不用一下子給自己太大的目標,這樣反而易有挫敗感。當然,隨著時間的流逝,能完全戒除更好,我自己也還在努力中。
2、飯。
因為我有婦科問題,連帶腸胃也不太好,所以吃白飯,頂多加點大薏仁。腸胃健康的人可以選擇多穀類。至於飯量,若你體重過重,建議先減少1/4,慢慢地減至原來的一半或更少。我現在是吃半碗就足夠了。
不能不吃澱粉,因為澱粉能提供熱量,而且聽說不吃會掉頭髮。
第1、2點,就是要你慢慢去控制食欲,因為吃少一些本來就會變瘦,根本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減重法。而以下的第3~10點,則能讓你瘦得更健康。
3、用好油。輪著用。
在家自煮有個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選擇好的油品,例如酪梨油、橄欖油、冷壓初榨椰子油、苦茶油等,外食已經吃到不好的油了,自煮再不用好油,不是太可惜了嗎?
雞皮、鴨皮等盡量不要吃,因為空汙嚴重,戴奧辛容易殘留在動物脂肪內。
4、低溫烹調方式。
以燙、煮、半油半水炒、蒸、滷為主,若是油炸,則用氣炸烤箱代勞。
5、減加工食品,吃原型食物。
加工食品的添加物太多,當然要盡量少吃。原型食物就是看得到食物原來的樣子,沒有太多的加工。例如吃魚比吃魚丸好、吃豬肉比吃肉鬆好。
我喜歡吃貢丸、魚丸、黑輪等加工食品,克制著吃,目前一樣是減掉8成的攝取量。
6、我的三餐。
我身型小,食量不大。
早餐:一顆水煮蛋(電鍋煮的),週一、三、五會加半顆蘋果或芭樂,如果還會餓再加一小把低溫烘焙的堅果。偶爾會吃超商的三角御飯團。
午餐:自帶前一晚做的便當。便當的菜要先盛起來才衛生。飯半碗。偶爾會跟同事一起訂外食,但我會選擇爌肉、白切肉便當,不吃炸的。
晚餐:自煮居多,飯半碗。
7、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,適量補充維他命。
8、運動。
一週裡面至少有三天的步行超過7500步。因為宜蘭常常下雨,我前陣子入手了一台爬山機,我覺得非常好用,每天少則走20分鐘,多則40分鐘,完全不用受天氣影響,就能享受運動的樂趣。
